
工業機器人的構成和分類,基礎干貨
工業機器人是根據ISO ?8373定義的,它是一種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。工業機器人是自動做功的機器設備,是依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功能的機器。它可以由人類指揮,也可以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序運行,現代工業機器人也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和程序行動。
工業機器人的組成:工業機器人主要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:主體、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。主體——也就是底座和執行器,包括手臂、手腕和手,還有一些機器人也有行走機構。大多數工業機器人有3-6個運動自由度,其中手腕通常有1-3個運動自由度;驅動系統——包括動力裝置和傳動機構,其核心是減速器和伺服電機,用于使執行機構產生相應的動作;控制——根據輸入程序向驅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發送指令信號,并對其進行控制。
工業機器人的分類:工業機器人的分類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,可以按照載荷重量、控制方式、自由度、結構和應用領域來劃分。
工業機器人產業鏈: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機器人零部件制造商、機器人本體制造商、代理商、系統集成商和終端用戶組成。本體是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。一般本體企業設計本體、編寫軟件,采購通過代理商賣給系統集成商,系統集成商直接面對終端客戶。一些本體企業和代理也會是系統集成商。從地區來看,歐洲和日本牢牢占據著工業機器人的世界,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先發優勢和技術沉淀。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的研發方面存在很強的技術壁壘,德國工業機器人在原材料、車身零部件、系統集成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。
工業機器人的工作原理: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。簡單來說,機器人的原理就是模仿人體的各種動作、思維模式以及控制和決策能力。從控制的角度來看,機器人可以通過示教再現、可編程控制、遠程控制和自主控制來實現這一目標。
工業機器人廠商面臨的一些問題:隨著工業制造的不斷產業升級和各種新技術的出現,機器人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也要考慮自己終端用戶的使用需求,比如一些工廠和生產線的升級改造,機器人廠商也需要適應市場變化,做出相應的調整。